形成集群效應 助力鄉村振興 -----湖南積極推動勞務品牌建設
2021-11-08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作者:游翀
金秋時節,湖湘大地一派生機盎然,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2020年,湖南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全省68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乘順利脫貧之勢,鄉村振興拉開帷幕。人社部門如何助力鄉村振興,以農村勞動力品質就業創業為初心的“勞務品牌”建設工作,成為湖南省人社廳工作的著力點。
湖南省啟動特色勞務品牌建設工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突出政府引導扶持功能,聚力培訓就業全程服務,有序引導勞務品牌走市場化之路,全面助力產業化發展,推動勞動者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上,“電力湘軍”一舉拿下“我最關注的勞務品牌”“行業引領類勞務品牌”兩大獎項。
政府、市場“兩結合”打造勞務品牌集群
“無論是埃博拉病毒肆虐的非洲,還是2008年南方遭遇嚴重冰災,都有‘電力湘軍’忙碌的身影。‘電力湘軍’抱團闖世界,‘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都有我們的身影。”湘鄉市騰達電力董事長蔣運羅頗為自豪地說。
“作為一名‘頤而康保健按摩師’,我買了2套房,娶了老婆,人生發生翻天覆地改變。”在湖南(長沙)頤而康保健有限責任公司,特級中醫推拿師黃愛迪十分感慨,他過去是湘鄉大山的一名放牛娃,掌握中醫按摩技能之后,時薪最高達600元。
“在縣人社部門指導下,公司成立‘雙峰農機’特色勞務品牌建設辦公室,緊貼農機企業需求,提供創業培訓、就業技能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勞務輸轉、市場信息服務,強力推進特色勞務品牌建設。”雙峰縣鴻運科技創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左建華道出了政府在推動勞務品牌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湖南省人社廳、財政廳聯合印發《特色勞務品牌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著力依托地方特色產業、重點行業,以龍頭企業、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為載體,分批培育建設50個左右的特色勞務品牌。
在勞務品牌建設過程中,湖南省尤其注重在政府與市場兩個維度同向發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勞務品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人社部門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相關市場主體作為勞務品牌的建設單位,激發建設單位在組織培訓、推薦就業、跟蹤服務和品牌維護等方面的主體作用,為勞務品牌的培育建設集聚豐富的市場資源、靈活的運營機制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湖南省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周光明坦言。
提高勞務品牌“含金量”培訓就業無縫對接
“呲……呲呲……”
正是生產高峰季的雙峰縣金峰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外一片熱火朝天。噼里啪啦的電火花中,電焊工胡文成正埋頭苦干。月薪8000元的穩定工作,胡文成干得得勁。“之前在工地打零工,風吹雨淋一個月只賺4000元,收入還不穩定。去年11月,我參加人社部門組織的‘雙峰農機’勞務品牌電焊工培訓,考取了焊工職業培訓合格證和特種行業人員操作證。”有了技能,他成為“雙峰農機”勞務品牌的一員。
“電力湘軍”安全員黃志明也是技能培訓的受益者。“湘鄉人社部門結合電建企業需求,開展變電設備安裝工等相關工種職業技能培訓,并積極向電建企業推薦就業,提高了‘電力湘軍’勞務品牌競爭力。”湘鄉市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彭欣欣說。
湖南省充分發揮地方和技工院校優勢,借力勞務品牌建設,提高從業人員技能水平,進而提高勞務品牌的就業拉動力和品牌社會價值。
“‘頤而康保健按摩師’是湖南省吸納殘疾人就業最多的勞務品牌之一。”長沙市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易偉軍透露。“‘頤而康保健按摩師’打造了培訓+鑒定+就業服務模式。集團旗下的長沙康明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健康按摩師、育嬰師、美容師等多個職業培訓專業,受訓人員100%就業。”頤而康集團總經理周春國說。
“圍繞企業用工做好培訓文章,以訂單培訓的方式滿足農機企業需求。根據電焊、電工、鉗工、鑄造、數控等用工量大的工種,積極組織務工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慧創職業培訓學校劉繼求指著一間培訓教室說。
雙峰縣由農機產業協會、農機鑄造協會組織生源,培訓機構負責培訓,培訓學員由勞務公司負責輸轉到企業,人社部門全程監管,從而提高培訓質量和就業競爭力。
“我們優化勞務品牌職業培訓標準,開展省級優質職業培訓項目遴選工作,指導特色勞務品牌建設單位調整優化培訓內容,建立健全特色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和考核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勞務品牌從業人員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湖南省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謝忠東說。
湖南省按照標準規范先行,培訓就業一體的工作思路,把提升培訓質量和就業質量作為勞務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培訓就業一體聯動、無縫銜接,讓勞務品牌在促進和帶動就業方面發揮倍增效應。
緊貼產業求發展品牌“優而精”
“每年春節后,雙峰縣一多半農村富余勞動力都南下廣東打工。很多本地農民工不知道雙峰已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農業機械之鄉’稱號,也沒有聽說過‘雙峰農機’勞務品牌。”雙峰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趙愛龍為“黃金埋沙”發出一聲嘆息。
他的喟嘆隨著勞務品牌建設的大力推動,正在悄然改變,“雙峰農機”已經成為當地人社部門力推的特色勞務品牌。雙峰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彭小哈說,雙峰確立了以產業質量樹勞務品牌、以良性循環促互利發展的方針,不斷鞏固“雙峰農機”勞務品牌的市場地位。
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的“電力湘軍”見證了勞務品牌不斷發展的滄海桑田。
從“農電改造”包工隊萌芽,在湘鄉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電力湘軍”勞務品牌已經成為電建企業的名片,當地從業人員也實現了從單打獨斗的“游擊隊”向抱團發展的“集團軍”轉身。湘鄉市累計投入15億元,建設湖南中部電力科技產業園。
目前,“電力湘軍”業務遍布20多個省份,帶動近20萬人就業。“其中,湘鄉籍農民工近10萬人,專業技術人員達2萬多名,每年勞務收入超50億元。”彭欣欣說。
三湘四水,勞務品牌建設正如火如荼。
長沙市突出政府引導推動,以市場主導,強化優勢,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為原則,依托各區縣(市)特定的地理、人文和歷史資源,選擇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勞務品
牌。
“中國煙花之鄉”瀏陽市,依托鞭炮煙花制造上形成的現代化產業集群和產業集團,推進“瀏陽鞭炮煙花制作工”勞務品牌建設。
“中國湘繡之鄉”的長沙市開福區沙坪街道,依托當地傳統文化、技藝傳承,推進“開福湘繡”勞務品牌建設。
“湘潭市將依托本地特色產業、重點行業,大力推進勞務品牌實體化建設,促進品牌建設和職業培訓項目協同發展。”湘潭市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簡戰超說,“我們將一手抓勞務培訓和就業輸出聯動,一手抓品牌宣傳和推廣樹立,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組團營銷品牌。”
一區一品的勞務品牌格局正在形成。
“聚焦勞務品牌發掘培育、發展提升等環節,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力度,積極促進勞務品牌規范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貢獻力量。”周光明展望。